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王言虎
图据视觉中国
日前,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开盒挂人案件,两名被告人在境外社交媒体创建了三万多人的群组,并在里面公布了三千多组公民个人信息,对这些被开盒的公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。3 月中下旬," 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开盒 "" 被家暴 16 次女子遭开盒 " 等事件,接连引发热议。潮新闻记者调查发现,现实中有此遭遇的不在少数。有人仅仅是因为网站评论区的一次口角,或者虚拟网络游戏中的某个争论,便被他人 " 暴力开盒 ",身心遭到巨大伤害。网络开盒,成为互联网一大公害。
关于由百度副总裁之女开盒引发的争议,舆论场已多有讨论。譬如 " 警惕网络开盒低幼化 "" 防止饭圈与开盒杂糅一体 "" 关注网暴一代 " 等,均是有见地的观察,其实说到底,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:如何从源头上去阻止开盒?
与其他形式的网暴有所不同,媒体指出,此番网络开盒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海外社群网站上的非法数据交易。受害者被开盒的数据,大部分购买自一个叫做社工库的海外社区。这就带来一个问题:由于司法管辖权的限制,对海外暗网上的这些非法交易,执法机关可能鞭长莫及。而跨国执法需要调动的资源太多,面临许多不确定性,且目前国内在实践层面也缺乏成熟有效的探索。
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,对肇端于海外网站上的网络开盒,就只能作壁上观、任人宰割?答案是否定的:即便施害者是从海外暗网上购得公民个人隐私数据,这些数据,其实还是先从国内流出。所以,只要压实国内有关部门、机构的隐私保护责任,同样可以阻断这条非法网络开盒链条,毋宁说,是抓住了问题治理的源头。
首先是收集、保存、传输公民隐私数据的部门应该守土有责。此前有报道指出,在海外暗网购买他人数据时,有客服宣称其中一部分花费是公安网站户籍截图的费用。而且,服务商提供的个人信息完全正确,其中住址包括前工作单位宿舍和现家庭住址,具体到楼栋。
这指向一个严峻的问题:是否有公安系统的 " 内鬼 " 向不法分子出售公民核心隐私数据?尽管,客服的说法尚没有得到确证,但这个线索,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,并循迹调查,堵住系统内部可能存在的公民数据非法交易漏洞。此前确实有警务、房产、银行等相关部门单位领域,被曝光过存在 " 内鬼 " 贩卖个人信息的情况。
其次,平台应继续压实网民隐私保护的主体责任。关于网络平台的个人信息保护责任,不论是《民法典》《刑法》,还是《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》《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》等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,都做了明确规定,可以说,法律的顶层设计已经相当完备。
为顺应监管要求以及民间反网暴呼声,各大平台近年来也纷纷出台了各种反网暴手册或个人隐私保护公约,对隐私安全、风险提示、一键防护、举报投诉等维度基本都有涉及。但是,对于以网民数据为核心资产与商业模式基础的平台而言,到底有多大动力去履行公民隐私保护责任,可能还需要打一个问号。相关报道就指出,(平台)安全管理的疏失、无孔不入的泄密,助长了开盒现象的蔓延。
所以,对于掌握海量网民隐私数据的平台而言,必须筑牢网民隐私保护防火墙:技术上科技向善,不作恶;管理上,也要严防内部人员及合作伙伴泄露,严厉打击企业腐败,杜绝非法交易。
守住公民隐私泄露的关卡,就是抓住了网络开盒治理的 " 七寸 "。而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平台,则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主体。让它们负起责任,不能只靠自觉,更要靠刚性而严密的监管。当然,网络开盒治理是一个长链条,离不开事前监测预警、事中干预阻断、事后追责惩戒的全链条闭环治理。尤其也要关注网暴治理法不责众、公民网络素养提升、理性舆论氛围涵养等宏观议题,这需要不同部门、不同主体通力协作、相向而行。
" 转载请注明出处 "
上一篇:青岛地区全国流量卡可用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