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生活 > 正文

104%疯狂关税,普通人都能囤什么

  • 生活
  • 2025-04-09 18:43:03
  • 11

你的钱包正在被掏空

104%疯狂关税,普通人都能囤什么

你可以不关心政治,但很难不关注自己的钱包。特朗普这次的关税组合拳,引发的全球经济震荡才刚刚开始。之后全球供应链遭受重创,才是更大的次生灾难。上到苹果这样的跨国巨头,下到全球每一个普通人,都将是这场关税博弈战的受害者。

一旦政策落地,从大豆、汽车到芯片、医疗器械,都会受到波及。你餐桌上的猪肉、炒菜用的食用油,甚至平常嗑的开心果和榛子,可能要涨价了。

一顿操作猛如虎,苹果手机涨到一万五

搞垮全球股市,只是特朗普关税战的前戏。一旦政策落地,被搞乱的还有全球的物价体系。

为了省钱,苹果总裁库克已经冲到了全球囤货的最前线。3 月底,特朗普挥动 " 对等关税 " 的前夕,苹果 3 天派出 5 架次满载 iPhone 及产品的货机,从印度直飞美国,以换来一点喘息之机。

中国是苹果零部件最主要的产地,有投行给苹果算了一笔账,苹果公司制作一部手机,硬件加上组装和测试,成本大约是 580 美元。特朗普对华关税 2.0 政策一旦落地,光是这些零部件从中国打包出口到美国的税额,就会增加 296 多美元。

换算一下,也就是说,每一部苹果手机的成本都会上涨 50%。再乘以销量,苹果公司估摸每年因此要增加 85 亿美元左右的成本。如果全部转嫁给消费者,iPhone16 Pro Max 在美国零售价将从现在的 1599 美元上涨到 2300 美元。

据外媒报道,担心物价飙升的美国人,已经冲进超市,疯狂抢购起苹果手机。而如果苹果调价,一般全球价格体系都会保持一致。因此,中国的果粉的钱包,很可能也会被血洗。

手机只是一个小案例。中国制造占全球比重约 35%,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电子产品、纺织品和服装、玩具和儿童用品、农产品等等。站在美国消费者的角度,不止苹果手机,可能大到汽车、电视、洗衣机,小到毛巾、袜子、婴儿车,统统都会涨价。

美国知名投资人马克 · 库班,前几天社交平台上喊话,让美国消费者抓紧囤货。按照他的说法,从牙膏到肥皂,都要趁早买起来。

而作为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,中美贸易其实一直是互相依赖的。那么,站在中国消费角度,又有哪些商品是需要囤积的呢?

接下来,我们试着根据过去几年的中美经济贸易数据,找出部分受影响较大的商品。为科技控、吃货党、爱美小姐姐和宝妈等人群,梳理一份囤货指南。

汽车、电脑,让全球的钱包阵痛

钱包受损最多的,当属科技控。

据海关总署数据,2024 年中国自美国进口 11640.6 亿人民币。其中机械电子类排在第一位,总共花了 2697 亿,占比 23.17%。这里面,最大头的是集成电路和发动机及零部件。

这也就意味着,明天反制政策正式实施后,芯片和汽车零部件的进口价格,要上涨了。

拿手机来说,只要是使用高通芯片的国产品牌,都可能会成本承压。它们可能会面临两个选择,要么调价,要么国产化替代。目前不少国产机品牌,是高通的客户。以高通 4 月 2 日发布的骁龙 8sGen4 为例,红米、iQOO(vivo)、小米、OPPO 和星纪魅族等手机厂商,都在它的首批搭载名单上。以后想要买高端国产旗舰机的消费者,恐怕要提前攒钱了。

笔记电脑方面,‌ 小米笔记本的 Air 13、‌ 华为的 MateBook X Pro、‌RedmiBook 的 Pro 14、‌ 联想的小新 Pro16 等等,采用的都是英特尔或者 AMD 的 CPU 处理器。它们也会面临成本上升的困境。

特斯拉、雪佛兰、凯迪拉克、福特等美国进口汽车的价格,显然也会受收到波及。以特斯拉为例,它的 Model X 和 Model S 等车型都是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工厂进口,使用的部分电池材料来自欧美。

美系车外,还有很多德系车也在美国设有工厂,比如奔驰的阿拉巴马州工厂和宝马的南卡罗来纳州工厂等。如果中国关税反制政策落地,它们的产品价格都会上涨。

开心果和大豆油,可能要涨钱了

囤一些食物更好操作。接下来就是吃货党们,拼手速的时刻了。

机械电子产品之外,农副产品是中国从美国进口最多的商品。去年,中国为此一共在美国身上花了 1901 亿元。大豆花的钱最多,为 856 亿,占总进口量的 20%。棉花花的钱为 131 亿,比肉类少了一百亿,但占了去年中国棉花总进口的 45.14%。再接下来就是高粱、水果、坚果、水产品、小麦、玉米等。

大豆方面,中国早在 7 年之前第一轮贸易战的时候,就开始从美国转向了巴西市场。但短期来内,仍需一定量的美国大豆。而在产业链上下游,大豆会关系到食用油、酱油以及豆粕饲料的价格。也就是说,猪企养猪的成本要增加了,而大豆油和酱油也有可能要涨价,可以适当囤货。

猪肉价格,还不仅受大豆影响。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,也是最大的猪肉消费国,一年要消费 5700 多万吨,占全球总量的 45% 左右。其中有 4% 的猪肉,需要依赖进口,美国猪是其中的大头。

海关数据显示,2024 年我国进口猪肉为 228.4 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 40.8 万吨,占总进口量的 17.9%。目前,算上 3 月份的对美进口猪肉加征政策,今年以来,中国对美国猪肉加征的关税累计已高达 44%。可以预见 2025 年,美国猪肉进口数量将大幅下滑。中国消费者可能要吃国产猪了。

而一旦新希望、牧原股份等大猪企的出栏率下降,猪肉就可能会涨价。爱啃排骨的吃货,也可以采取行动了。另外,除了猪肉外,这些猪企的股价其实也可以适当囤一囤。关注股市的朋友,如果心细的话,就可以发现,尽管全球股市都遭遇重创,但粮油企业金龙鱼,酱油企业海天味业,猪企新希望和牧原股份,却在 A 股上涨。

棉花涨价,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服装的成本上涨。再加上,很多鞋服巨头的供应链已经遍布全球,特朗普这次几乎对全世界无差别攻击的关税组合拳,可能会让像耐克等品牌都被迫提价。

至于开心果、玉米片、夏威夷果等小零食,提前买点也无妨。很可能,夏威夷果马上也要不自由了。

爱美的小姐姐,也是特朗普的受害者

来自美国的粉底和口红,也要让爱美的小姐姐们肉痛了。

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23 年中国美妆产品进口金额为 144.27 亿美元,其中美国的进口金额排名第四,超过 15 亿美元。去年这一数据虽然在下降,但雅诗兰黛、MAC、Bobbi Brown 依旧还是颇受中国女性喜欢的品牌。明天起,这些产品都要加税了。

至于宝妈们,也会很郁闷。目前,海淘与代购方面,以美国保健品、母婴用品为例,清关时间显著延长,税费激增 20%-30%,直接导致代购成本飙升,许多中小代购商无奈之下,纷纷将业务转向欧洲市场。

另外,3 月份的数据显示,能源与化工领域同样未能幸免,美国页岩油、天然气进口受限,叠加中东局势的不稳定,国内汽油价格年内累计上涨 12%,塑料制品(如日用品包装)成本上升 10%-15%。

而即便美国的日子,也不好过。全球一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,特朗普的这一通胡来,其实不仅让中国消费者受害,美国民众同样也陷入了消费恐慌。

消费者钱包遭遇血洗不说,跨国巨头们也都遭受重创。以苹果为例,短短三天,它的市值蒸发 6300 多亿美元,相当于 4 个市值的小米集团灰飞烟灭。库克精心打造的全球供应链,也在关税战的暴击下摇摇欲坠。

据报道美国消费者,目前也正在狂囤中国的电视、洗衣机以及韩国的三星手机等大件。至于汽车业,早已成为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产业。按照摩根大通估算,汽车关税生效后,美国的通用汽车每年将缴纳高达 130 亿美元进口关税,福特汽车则需支付约 45 亿美元进口关税。

这场号称 " 让美国再次伟大 " 的关税战,正在让全世界普通人买单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" 真故研究室 "(ID:zhengulab),作者:杨梅,编辑:龚正,36 氪经授权发布。
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