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生活 > 正文

1月份近半数公募基金取得正收益 77只产品期间浮盈超过10%

  • 生活
  • 2025-02-05 07:40:03
  • 7

  记者 王 宁

  1月份,公募基金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。

  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,1月份,在逾2.2万只公募基金(A/C分开统计)中,有1万多只期间实现浮盈,占比近一半。其中,有77只浮盈超10%,多只浮盈超30%。这些取得较好表现的公募基金中,权益类基金较为突出。例如,排名前80的产品中,均为偏股混合、灵活配置或普通股票型产品。

 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,1月份公募基金取得较好成绩有三方面原因:一是市场环境回暖。今年以来,中国经济复苏符合预期,尤其是消费市场回暖,企业盈利得到改善,这为公募基金的投资提供了良好环境。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。如,税费优惠支持科创更加精准有力,在促进研发投入、鼓励创业投资、支持研发设备更新、支持重点产业链以及鼓励创业创新等方面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,增强了市场整体信心,为公募基金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持。三是结构性行情机会的把握。1月份科技赛道全面爆发,尤其是人形机器人指数表现亮眼,部分主动权益基金通过把握结构性机会,挖掘出超额收益。1月份取得较好成绩的多只基金均对科技、消费等板块有所布局。例如,排名前10的公募基金中有多只主题为先进制造、趋势领航等;排名前100的公募基金有多只主题为新材料新能源、科技动能、高端装备、智造升级、创新驱动和信息产业等主题。

  基于对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和科技创新带来的预期,公募基金对全年投资机会报以较高期待。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,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,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。中期景气改善或向上,有一定成长逻辑的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泛科技方向,或是今年值得重点关注的投资主线之一。

  嘉实大科技研究总监、嘉实科技创新基金经理王贵重向记者表示,中国经济依然乐观,核心逻辑在于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与优势并未消失,2025年科技领域充满结构性机会。

有话要说...